学院简介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原基础课部设立的计算机教研室和本世纪初设立的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信息学教研室、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2014年4月,学校为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促进信息学科发展,在生科院生物信息学教研室、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数学系(部分)、化学系(部分)以及计算中心基础上,正式组建成立bat365官网登录入口。2023年7月,学校优化调整数理化基础理科布局,原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相关学科师生调整并入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学院始终秉承“学院像学院,老师像老师”的办学愿景,践行“为了人类心智的荣耀”的价值追求,遵循“融入产业体系,加入国际循环”的强院路径,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坚持强交叉特色、整体上水平、局部创优势,不断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水平,努力成为国家生物信息、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基地和信息技术高素质研究型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系、生物信息系、大数据科学系、人工智能系、公共计算机教学部、数学与统计学系、信息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等7个系(部、中心),建有农业生物信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农业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湖北省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在编教职工165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84人、讲师34人、管理与实验系列25人。


   一、学科专业

   

   学院设有生物信息学、农业信息工程二级博士点、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点;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信息与计算科学等5个本科专业。


   生物信息学作为生物学二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为省级一流建设本科专业。其中,生物信息专业建设稳居全国前列,曾获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本科项目,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推出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4次排名全国同类高校第一,入选《2015本科专业毕业生薪酬排行榜》全国“专业百强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2015年获批全国“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改革试点”专业。


   二、人才培养与对外交流


   学院坚持“老师心中有学生,学生心中有天下”的育人理念,始终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放在首位。现有全日制学生2015人,其中本科生1551人,硕士研究生367人,博士研究生97人。初步形成了规模、结构、质量协调统一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领未来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高级人才。“十三五”期间,学院40余名教师赴俄罗斯、新加坡、英国、美国、德国、法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交流,先后派出80余名学生赴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等院所开展学习交流,邀请100余名国(境)外专家交流访学。


   主办5届三维基因组学国际研讨会,承办第17届亚太生物信息学大会、第2届中俄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研讨会。2017年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工程学院正式签订“本科硕士生联合培养3+2项目”合作协议;2019年与英国亚伯大学、阿伯泰大学达成合作意向;2016年至今先后与上海派森诺生物科技、华为武研所、华大基因、正大集团、浪潮集团等签署本科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协议或校企联合实验室合作共建、设立奖学金。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学院教师带领学生团队7次获得iGEM全球金奖,获ASC18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一等奖、第四届全国高校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创新大赛的应用挑战赛一等奖、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荣誉,学院暑期实践队伍入选2017“全国最具影响好项目”等。此外,学院坚持举办暑期夏令营,加大推免生奖励力度,全程加强学生培养质量,获评2019年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院年度就业率、就业薪酬和就业满意率均居全校前列。


   三、科学研究与团队建设

   

   学院坚持“入主流、强特色、创优势”学科发展路径,以人工智能为引领,在生物信息领域形成优势,在农业信息领域彰显特色。“十三五”期间,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它国家级项目5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7项,科研总经费4460万,其中横向科研经费565万元。授权专利9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数241篇,转化科研成果5项。三维基因组学研究入选中国科学院《2016科学发展报告》。2个研究团队成果入选《中国科学报》盘点2020中国农业科研“亮点”。挂靠学院成立湖北省生物信息学会。


   学院现有2个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系统与合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三维基因组学、人工智能与知识发现、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智慧农业、智慧医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团队逐渐形成。多名教师入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人才计划(项目)。


   四、社会服务


   学院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融入产业体系,推进产学研合作。“十三五”期间,先后与武汉百药联科、广西扬翔集团、广州影子科技、湖南美食流、湖南沫绿、广州诚一集团、武汉生物样本库、太和医院等开展战略合作,签订横向项目10余项,经费2000余万元,已有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学院先后对口扶贫五峰县三房坪村、建始县黄岩村,对接十堰市开展“乡村振兴荆楚行”,开展对口支援塔里木大学、石河子大学等。(数据实时更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