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动态

【言论】弘扬长征精神,走好内涵发展“长征路

发布日期:2016-10-21 发表者:辛西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长征给予了高度评价,概括它为“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赞誉它为“20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笔者以为,在着力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需要全国人民发扬长征精神,克难攻坚;在大力建设“双一流”、奋力实现“五个一流”的伟大征途上,更需要华农师生发扬长征精神,耕读不辍。

长征永远在路上。长征的路途中时刻充盈并奏响着动人的诗篇。据统计,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道路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很多战士包括一些师团级将领牺牲时不到20岁;54%的红军官兵在24岁以下,只有4%的人超过40岁。这几乎就是一场平均年龄在十七八岁的战士,由20岁出头的师、团首长带领,在一批30岁上下的红军将领指挥下,开展的一场气壮山河的壮丽远征;穿越时空之河,在一路逶迤、星罗棋布的烈士陵园里,许多红军烈士甚至没有留下包括姓名在内的任何信息!更有人说,他们冷峻墓碑上的五角星上,闪耀着一颗颗伟大灵魂。翻阅战争志,每一次遭遇战,红军战士的常用语是这样的:打仗的时候挥手说“跟我上”,负伤后却摆手说“别管我”!数位见证过长征的外国记者均表示,很多红军战士(包括指战员)采访中谈起参加革命前的事情,都以第一人称“我”来展开;一旦谈到加入红军后的经历,则都不自觉的切换,用“我们”来讲述。“我”和“我们”一字之别,折射的是信念与操守,映射出对解放全人类、解救全中国伟业的执着与忠贞!

什么是伟大的红军长征精神?长征精神,一言以蔽之,就是依靠人民、信念坚定、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不畏艰险、不惧牺牲、实事求是、紧密团结、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伟大精神。长征精神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基因,我们要牢记并发扬长征精神,牢记教育的使命和学校的使命,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奋发有为,走好内涵发展的“长征路”。

发扬长征精神,推动内涵发展,就要坚决筑牢我们的信念之塔,坚定我们的发展路向。17岁的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同样,青年毛泽东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改革成为时代最强音的旧中国的乱象之下,在《湘江评论》创刊词中集中写出了他对中国及农民命运的思考和呼告——“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如何承受他?如何传播他?如何研究他?”

对于当下的华农而言,我们的使命是什么?我们的目标何在?毫无疑问,立德树人就是我们的核心任务、第一要务;坚守本分,坚定初心,坚持常识,成就梦想,则是我们的崇高职责和神圣使命;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该是广大教师的发展目标;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即是青年学子的前进指南、奋斗路向,凝聚华农智慧的“2018”“2048”“美丽华农”,应是我们的发展蓝图、幸福指标。我们就要面朝着这个信念之塔,及其投射出的理想之光,雍雍穆穆,济济跄跄,至死不渝,步履铿锵。

发扬长征精神,推动内涵发展,就要切实激发我们的力量之源,凝聚华农共识、最大公约数,充分调动师生办学的主体性。华中农大110余年的办学历史,就是一部农大师生心系国运、耕读不辍的奋进史、心灵史。师生是办学的主体,在基于“育人为本、崇尚学术”办学理念之下,在“师生共同体”的视野之中,全校师生是特色办学、民主治校、科学发展的主人、主力、主体。醉心科研的傅廷栋院士,数十年如一日研究油菜,不仅继承刘后利老先生的衣钵,从数十万个单株中发现了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已近耄耋之年,傅院士仍徜徉在金黄广袤的油菜花海中,向着饲料油菜、观光油菜、更高品质与形状的油菜育种研发高地发起冲锋。傅院士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和育人实践,何尝不是一场长征?从他身上体现出来的品格、气质,何尝不是年轻、勇猛、坚定、执着的长征精神?在老一代学人的引领激励之下,更多的青年科学家坚定的聚集在长征的“原点”,接续这场伟大动人的征程。再看我们的青年学子,也是当仁不让,徐本禹、赵福兵们,以他们并不厚实的肩膀扛起了志愿服务的大旗,我们的爱心支教团、牵挂剧社、青年志愿者们在本禹精神、志愿服务精神的感召激荡之下,延续责任与牵挂,实现了爱心的薪火相传。

发扬长征精神,就要持续推进改革创新,以爱校的情怀、兴校的责任、荣校的使命,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回应师生关切,着力提升华农人的“获得感”,奋力实现内涵发展。我们看到,2年艰苦卓绝的长征,一路经历了600余次重要的战役战斗,先后召开了30多次重要的甚至是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工农红军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革命实际紧密结合,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始终坚持必胜的信念和乐观的心态,终于赢得了最后的胜利。那么,在新的发展阶段,在学校“三步走”战略的关键路口,我们还有哪些战役(包括遭遇战和歼灭战)要打?还有那些短板要补齐补强?我们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热点、痛点、难点?如何锦上添花,让华农的“每一颗小草都有幸福感”?不妨翻阅下学校事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文本之中对困难的总结有8点,集中表现在学科发展结构布局的整合优化、师资结构的优化改革、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重大成果的产出与转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优化升级、开放办学与国际交流、筹措经费渠道的拓展与资源优化利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的改造提升等方面,而其中,领军拔尖人才、重大标志性成果、生源质量与育人模式(或可包括校友工作与社会美誉度)、改革创新精神与治理体系强化等问题,其实是较长时间以来未能突破、亟待破解的课题,这些问题,绕不开,躲不过,我们尤其要发扬长征精神,坚持“不张扬、不盲从、不浮躁”的华农品格,坚持手脑并用、知行合一、严实合一,迎难而上,以积极昂扬的心态和奋发有为的业绩,搬开长征路上的绊脚石、拦路虎,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实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科学发展。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其实,长征路上,就是凭着一双不甚合脚的草鞋,每一个红军战士都肩负着黄金,微笑着迈向胜利。他们都有一颗金子般质感坚强的心,因为他们干的着实是一番心系民众与国运、拥有黄金般前景的瑰丽事业。在华农的师生共同体中,在不断展开的美丽华农的画卷之下,长征精神就是我们脚下的“量天尺”和“播种机”,我们高扬长征精神,我们心中有信仰,心中有学生,手中有办法,脚下有力量,我们并不惧任何的“雪山”和“草地”,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五个一流”的奋斗目标,并沿着世界知名大学的发展道路,披荆斩棘,奋勇前进。

(本文作者系南湖新闻网评论员 辛西)

Baidu
sogou